蜀道研究水陆并重:“川江蜀道·发现泸州”实地考察与调研活动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5-05-19 作者:管理员来源:beat365
5月12日,由公司李勇先、王小红老师带队开展的为期五天“川江蜀道·发现泸州”考察与调研活动在四川泸州落下帷幕。
本次考察活动由beat365历史地理研究所、成都大学与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采用校地协作模式,得到了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刘斌书记、张涛经理等领导的大力支持。
考察团队李勇先老师认为,学术界长期将目光聚焦于蜀道陆路交通体系研究上,而对以长江黄金水道为轴线的“川江蜀道”多学科系统研究尚显薄弱。泸州作为川江航运要道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枢纽节点,至今仍保存着众多水运码头、古镇街区、古建筑、古交通驿路等遗址遗存,以及众多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系统梳理这些镌刻在川江肌理中的历史密码,全面释放其时代价值,不仅能为巴蜀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将有力地推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进程。
本次考察团队组建,包括了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建筑学、旅游管理学、历史文献学等领域师生。在田野调查环节,考察团特别聚焦水驿码头遗存、传统街巷以及茶盐古道、东大路支线等水陆交会道路遗存,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中外历史文献,充分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进一步编绘川江蜀道文化遗存与空间分布图。如在泸州市宝莲街,这一条曾作为川江蜀道商贸大动脉上的百年老街,近年来因居民外迁和建筑失修陷入保护困局。考察团王小红老师建议在保持历史肌理的前提下植入文旅融合新业态,激活文化遗产传承基因和经济文化价值,充分利用泸州小市码头“四川省泸州市第一航运公司”旧址,可考虑筹建“川江航运博物馆”,全面、系统、立体展示川江航运数千年来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
本次考察团队对泸州境内30余处水驿、渡口、古镇、古道、古建筑等遗址遗存与空间分布展开调研。随着此轮考察结束,考察团队将于7月启动第二轮专项调研,并最终形成川江蜀道(泸州段)水运遗存综合保护利用方案。
“川江蜀道·发现泸州”考察团师生与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进行座谈会
beat365历史地理研究所“川江蜀道·发现泸州”考察团,神臂城合影
考察“四川省泸州市第一航运公司”旧址
沱江与长江交汇处——泸州市馆驿嘴
泸州市宝莲街
合江县福宝古镇
濑溪河与沱江汇合处——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
泸县太伏镇新路码头老街